上央视!开讲!
近日
华师文学院马茂军教授
第三度做客《百家讲坛》
接续《宋朝那些人和事儿》系列
带领观众再度走近宋代历史
回顾当时节物风流
了解生动鲜活文化
3月31日,文学院教授马茂军第三次做客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百家讲坛》栏目。继2016年为赵普“翻案”和2021年盛赞王安石后,马茂军接续《宋朝那些人和事儿》系列内容,通过对柴荣、赵匡胤、宋仁宗等历史人物的评价以及对宋代饮食革命、礼仪的介绍,为观众呈现宋代文化生动鲜活的一面。
历史是一系列优质食材
对很多人而言,历史是一堆灰烬,充满枯燥乏味的色彩。然而在马茂军眼中,历史却是一系列优质食材。在《百家讲坛》中,他像一位“大厨”,通过生动却又不失深度的讲述将它们“烹制”成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使得这些理论化的知识“不要以一个面目可憎的形式出现”。
因为许多收看《百家讲坛》节目的观众并非相关领域的专业学者,所以马茂军认为采用“生动平实”的方式会让他们更好地接受这些知识。“唐宋时期的饮食变迁”本是一个专业化的研究命题,“得出十几本专著”。然而在最近播出的《宋朝那些人和事儿》第二部第四集“饮食革命”中,他将大家司空见惯的“豆芽菜”作为例子,辅以日常化的语言,以小窥大,带领大家了解唐宋时期中国人的饮食口味转型。
马茂军谈到,作为“中国食品的四大发明之一”,豆芽菜是一种物美价廉的食品。它不仅价格低廉,“老百姓都吃得起”,而且蕴含的微量元素比豆类本身要多,是一种保健食材。同时,他提到豆芽菜受季节因素的影响较小,可满足冬季北方地区人民吃上新鲜蔬菜的需求。蔬菜的易于获得,也使得其成为百姓餐桌上的常客。马茂军通过平易近人的语言讲述,以一根小小的豆芽菜为切入点,使观众对宋代素菜种类的增加和宋代饮食口味的转变趋势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
“在保证《百家讲坛》讲述内容生动之余,也不能完全抛弃理论性。”在马茂军看来,现在的观众大多接受过高等教育,对理论性知识的接受能力也更强。所以这也要求讲述的内容不能成为“奶头乐”,使其本身的理论价值流失殆尽。在讲述宋代饮食革命时,马茂军不仅停留于上文提及的用生动例子吸引观众这一层面,更在其中加入理论化元素,使得观众吸收更多历史“营养成分”。“我希望借这些稍显理论化的知识可以作为‘硬菜’,为大家提供一个深入思考的机会,把握不同历史事物的内在联系,对历史产生属于自己的独特见解。”
比如说,文人在宋代饮食形成清淡化、素食化风格的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宋代文人多追求安然宁静,注重食物的朴素清淡。例如陆游本人对菜羹情有独钟,写下《菜羹》等诸多诗篇聊以记录。在文人影响力的加持下,社会上也逐步形成崇尚清淡饮食的风气。
为何文人能发挥如此大的作用?那是因为有宋一代重视与士大夫共天下,文人的地位较高,这也推动品鉴食物的话语权从权贵逐步转移到文人手中,使其具备较大的社会影响力。
学术繁荣在于“问题”迸发
生动不失深度的讲解背后离不开对知识的反刍与深入思考。随着经验的增长,第三次在《百家讲坛》开讲的马茂军对于“备课业务”已是得心应手。他认为,从做学问到为校内学生授课、再到在《百家讲坛》的平台上面向全民谈古论今,丰富的材料、讲授者的“问题意识”、趣味性的讲解缺一不可,在这之中,“问题意识”是大关键处。
学者亦“学者”,授课内容的设计是马茂军“学”的第一步。在所讲解的中心“问题”的创设上,马茂军选择通过进行一定量的阅读积淀以确保命题视野的开阔及思考维度的新颖,阅读的内容除史料外,也兼有前人研究成果,既扎根实际,也开拓创新。在查找“宋代饮食革命”讲授内容的过程中,马茂军发现在几乎只有“煮”和“烤”的时代里,看似平平无奇的铁锅直接促使了“炒”这一烹饪方式的产生,推动中国饮食由“胡化”向“汉化”的转变。因此他将“炒菜”作为问题切口,提纲挈领,纲举目张,渐次串起了整集主题。“历史充满了生动的细节,它们可以成为一个中心‘问题’。这对我选择介绍的题目也具有指导意义。”
除在百家讲坛的讲述外,从做学术科研工作到日常为校内学生授课的过程中,马茂军亦十分强调“问题意识”的培养。就个人而言,在研习古代散文史的过程中,他发觉散文史有秦汉派、唐宋派、明代公安派、清代桐城派,然而在秦汉派至唐宋派几百年间,亦有优作不间断地涌现,不至于全为过渡文风,加之其余充分论据,因而提出应为“六朝派”正名,该观点亦得到学术界较广泛的认同。
论及此,秉持“复述旧知识没有意义”学术观的马茂军也表示,听到不同甚至反对的声音是提出新知几乎必经的“修行”。学术的讨论并非障碍,反而是深化论者思考、使论点不圆润处无所遁形的“一面镜子”——“这才是百家争鸣,百家争鸣才能让学术思想大爆发、大成熟、大提高。”马茂军总结道,“学术是只有争论,没有结论。如果有结论,就证明这个学科停滞了、死亡了。太阳之所以发光,是因为它内部不断地斗争、相互碰撞发出光芒,冷却是显示死亡的信息。从一个民族到每一个人都是这样,你不学习,没有新知促进旧知,也就不会激发自己前进。”
在日常为校内学生授课的过程中,无论是面对初出茅庐的“科研小白”本科生,还是研究思路相对成熟的硕博生,马茂军都时常鼓励其培养批判性思维,寻找老师观点的不足之处并敢于质疑。在此过程中,学生所提出问题的“水平”高低相对这种“劲头”而言,反而并非最重要的。
以苏东坡和王安石成就比较的问题为例,针对班上的学生们各执己见、互有辩论的情况,马茂军并不急于下一个定性的结论,而是鼓励更多学生提出个人的观点,以期在一个个或许没有答案的问题中提高学生独立思考、认识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大学是没有答案的,通过讨论、研究、争论砥砺思维,获得成长,才是大学应该学的东西,才是大学之道。”马茂军总结道。
生活学术化,学术生活化
面对学术研究,马茂军并不主张一昧地沉浸在学术圈子里,而是要把日常生活和学术研究进行融合,让学术和生活成为一体两面,相互促进。生活学术化,是在日常生活中寻找学术知识的影子。枯燥乏味的理论知识放到生活中去理解会更加有声有色,也更容易让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谈及唐代文学史的学习,马茂军说:“一本绘画集可能要比一部文学史更为生动。”他认为能让人相对直观了解唐代文学作品底蕴的,是唐代墓穴中的壁画。壁画上人物大胆的低胸衣裙、明艳的妆容,大红大紫的裙边,都在无言的浪漫铺展中叙说着唐代的奔放与热情。这样的画面表现使盛唐文学的基调鲜活地呈现在研究者面前,无须文字的赘述。
在马茂军看来,“生活学术化”无疑向学术研究者提出了“大格局”的内在要求。“大格局”是研究者从单一的学术领域向生活等领域扩散思维,再融会贯通,最终形成完整知识体系的过程。若学术研究仅仅局限于一个领域,便难有长足的进步。
“就像鲁迅的研究者不能只研究鲁迅,李商隐的研究者不能只研究李商隐。不懂银河系的人,怎么能懂一颗星星呢?”马茂军笑着说。他认为,对文学的研究不能只在文学内部打转,须得融通文史哲三个领域,用更宏观的视角去思考。研究者必须有敢于走出舒适圈和突破自我的勇气。他感叹道:“这就是‘工夫在诗外’。”
与“生活学术化”主要强调知识的联系性和灵活性不同,“学术生活化”关注的是学者在研究过程中的松弛感和持之以恒的态度。马茂军并不主张“拼命式”的研究,而是认可细水长流和日常化的研究。“做学问是个体力活,身体才是第一位。”在研究之余,他每周都会打两次羽毛球,两次乒乓球,还会通过散步来自我放松。即使在春节期间,马茂军仍保持每天一小时左右的阅读和学习时间,仍然雷打不动地继续着研究的进程。
一曝十寒,不如冰冻三尺。这不仅是马茂军科研理念的生动阐释,更是他在校内课程和《百家讲坛》中一以贯之的学术思维和教育理念。马茂军寄语道,在飞速发展的时代洪流中,恪守学术研究的本心,做好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取舍,不仅是学者的修行,也是每一名步入大学的学子应予以思考的命题。
每天中午12:00
锁定CCTV-10科教频道和央视频
让我们和马茂军教授一起
回到那个古色古香
鲜活生动的时代
点击下方小程序
#往期回顾#
部分图片来源于受访者和央视
华南师范大学文学院公众号
责任编辑丨卢嘉裕 吴建国 陈婧
初审丨郑宇云
标星晚安华师
可以第一时间
了解华师最新资讯